截至 2025 年 8 月,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已突破 265 亿美元,年内涨幅高达 70%。这一变革不仅打通了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更创造了数亿美元规模的新兴市场。
而“火山债券”作为早期尝试,其设计与命运为我们洞察 RWA 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火山债券:起源、设计与市场反响
萨尔瓦多在 2021 年 11 月推出的“火山债券”(Volcano Bond),是传统国家主体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融资的一次早期重要尝试。
该债券计划募集 10 亿美元,债期为十年,年利率为 6.5%。募集资金的一半用于建设一座依托火山地热能源挖矿的“比特币之城”,另一半则直接用于购买比特币。
这意味着该债券一半由比特币资产“支撑”。这些比特币锁住五年,未来销售这些比特币获得的收益,在归还本金之外的盈利部分,由萨尔瓦多政府与债券购买者均分。
然而,由于萨尔瓦多本身的主权信用评级较低(曾被降至“Caa1”的垃圾级),以及该债券模型的高度实验性,它也被冠以“垃圾债”的称号。
RWA 代币化的爆发式增长
火山债券只是 RWA 代币化宏大叙事的序幕。RWA 代币化是指将传统世界中的资产(如房地产、债券、大宗商品、艺术品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转换为数字代币的过程。
当前市场格局
根据 BOSS Wallet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7 月,代币化基金市场总资产管理规模(AUM)已达 75 亿美元。而 Animoca Brands 的最新研究指出,目前 RWA 代币化的总市值约为 265 亿美元。
主导力量与资产类型
以太坊是目前 RWA 代币化领域的主导公链,占据了 55% 的市场份额;若将其 Layer 2 网络(如 Polygon、Arbitrum)计算在内,其主导地位将上升至 76%。
当前代币化的资产主要集中于私人信贷、国库证券、大宗商品、股票及全球债券等传统金融核心领域。其中,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占据了近 90% 的代币化价值。
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
RWA 代币化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驱动力:
- 传统机构的入场:BlackRock 通过其规模约 24 亿美元的 BUIDL 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最大发行方。MicroStrategy、Metaplanet 等上市公司也持续加大对比特币等数字资产的配置。
- 监管框架的逐步明确:美国 GENIUS 法案等监管动向为传统机构参与代币化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引。
- 技术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太坊等公链在安全性、流动性和开发者生态方面的优势,为高价值资产上链提供了信任基础。
- 对更高收益和流动性的追求:代币化可以实现资产的碎片化所有权,降低了投资门槛,增强了传统非流动性资产(如房地产、私人信贷)的流动性。
挑战与风险
尽管前景广阔,RWA 代币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 监管不确定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监管机构对代币化资产的监管框架仍在发展中,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关键变量。
- 技术标准化与互操作性:市场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确保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流畅通信和价值转移。
- 市场流动性:虽然增长迅速,但与传统金融市场相比,代币化资产的流动性仍需培育。
未来展望:通往 400 万亿美元的道路
Animoca Brands 的研究报告指出,RWA 代币化的总潜在市场规模(TAM)高达 400 万亿美元,涵盖私人信贷、国债债务、商品、股票、另类基金和全球债券。
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 多链生态扩张:虽然以太坊目前主导市场,但高性能公链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互操作性将成为长期成功的关键。
- 生命周期平台的价值捕获:能够构建“发行—结算—二级交易”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资产管理者,将在竞争中具备核心优势。
- 新兴用例不断涌现:从“消费品兑付权”项目到重塑创作者经济生态,代币化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超越传统的金融资产范畴。
未来展望
整个加密市场都在密切关注 RWA 等新兴叙事能否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十年,我们将目睹传统金融大厦的砖石一块块地“链上化”,这个过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方向已然清晰。资产代币化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