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比特币价格在 Gate 交易所约为 112,000 USDT 上下波动,尽管价值诱人,但获取它的方式早已不再是个人电脑能够轻松应对的游戏。
比特币挖矿难度在 2025 年 9 月达到了惊人的 134.7 万亿的历史新高,自 2024 年减半后飙升了 28%。这意味着,独立矿工成功挖出一个区块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大约只有 1/2800,理论上需要耗时近 8 年 才能幸运地获得一个区块奖励。
算力竞赛白热化,挖矿难度飙升
比特币网络的安全依赖于全球矿工提供的计算能力(哈希率),其难度约每两周调整一次,以确保平均出块时间稳定在 10 分钟。
2025 年 9 月,比特币挖矿难度攀升至 134.7 万亿 的历史峰值。下一次难度调整预计在 9 月 18 日,届时可能会进一步跃升至 139.77 万亿。
难度的飙升直接反映了算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全球比特币全网算力也已接近 100 EH/s 的量级。例如,仅上市矿企嘉楠科技一家,其总算力在 8 月底就达到了 8.6 EH/s,并且有 1.46 EH/s 的算力设备等待部署,届时其总算力将突破 10 EH/s。
个人矿工困境,从梦想到现实
在比特币早期,使用普通电脑 CPU 或 GPU 挖矿是可行的。但今天,这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
对于个人矿工而言,现实极其残酷。成功挖出一个区块的概率仅为 1/2800,这相当于大约需要 8 年 时间才能获得一次成功。即使成功,获得的区块奖励为 3.125 BTC(按当前价格计算约合 34 万至 37 万美元)。
挖矿的电力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差异巨大,从伊朗的 $1,324 到爱尔兰的 $321,112 不等。据测算,挖掘一枚比特币大约需要消耗 86 万度电,这足以支撑 80 个美国家庭 一年的用电量。
机构主导市场,规模效应称王
当下的比特币挖矿业已成为一个由大型机构主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机构矿工凭借其规模优势,能够获得每度电低至 $0.035 - $0.045 的廉价电力,并批量采购最新的矿机,例如能效比低至 16.5 J/TH 的 Bitmain S21+ 等机型。
据数据显示,Foundry 和 Antpool 两大矿池控制了全网近 48% 的算力,其中 Foundry 占比 30%,Antpool 占比 18%。头部矿企也在全球扩张,例如嘉楠科技就在美国、加拿大、埃塞俄比亚、中东和马来西亚等多地运营矿场。
矿池成为必选,分享收益与风险
面对个人独立挖矿近乎为零的成功率,加入矿池成为了几乎所有个人和小型矿工的必然选择。
矿池将全球众多矿工的算力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算力,共同冲击区块奖励。成功出块后,矿池会按照每个矿工贡献的算力比例来分配奖励。
这种方式虽然会让矿工分出的收益,但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小额比特币收入,极大降低了收益的不确定性。即使强大如上市矿企,也在积极寻求合作以优化运营,例如嘉楠科技与 Luxor 合作提供矿机融资服务,以降低客户参与门槛。
盈利关键因素,成本与币价博弈
矿工能否盈利,主要取决于挖矿成本和比特币市场价格之间的博弈。
挖矿成本主要包括:
- 电力成本:这是最持续的运营开支,价格因地而异。
- 矿机成本:最新的 ASIC 矿机价格高昂,单价通常在 $5,000 - $10,000 之间。
- 维护及其他开销:包括冷却、租金和人工等。
分析师估算,目前挖掘一枚比特币的综合成本大约在 $26,000 - $50,000 之间。因此,若要维持矿业的持续扩张和发展,比特币价格需要稳定在 $110,000 以上。如果币价跌破 $68,100,许多能效低下的边际矿工将面临破产风险。
未来挖矿趋势,专业化与去中心化挑战
比特币挖矿的未来将走向更高的专业化和更先进的技术集成。
矿机芯片技术仍在不断迭代,例如嘉楠科技已将其北美矿机的平均能效降低至 20 J/TH 以下,以追求更低的电力成本。此外,矿企也在探索多元化经营,例如为 AI 计算等业务提供算力基础。
同时,挖矿行业日益明显的中心化趋势也引发了社区的担忧。少数大型矿池掌控过多算力,从理论上增加了 “51% 攻击” 的潜在风险,这与比特币去中心化的初衷有所背离。
未来展望
根据 2025 年 9 月 8 日的数据,比特币挖矿难度已升至 134.7 万亿的新高,预计在 9 月 18 日后将进一步增至 139.77 万亿。这意味着挖掘比特币所需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将达到空前水平。
即使偶尔有幸运儿凭借少量算力“抽中彩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通过矿池持续贡献算力以获得稳定分成,是参与比特币挖矿唯一现实的方式。在这场全球算力的终极竞赛中,合作远比单打独斗来得明智。